多资产投资时代 已然来临 今年以来市场是一个小型的牛市。牛市就是不拘一格都会涨,都有机会。截至三季度末,今年以来沪深300指数上涨近30%,创业板指实现30%以上的涨幅;中证全债指数上涨近3%,可转债指数涨幅为20%以上;对冲产品方面,cta、市场中性以及由此演化而来的指数增强产品都提供了不错的收益。
“弹药”充足 私募瞄准10月行情 尽管国庆长假期间欧美股市显著承压走弱,但a股市场在10月首个交易日依然收获“开门红”,上证综指等主要股指8日普遍小幅上涨。据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,目前多数私募机构对于10月a股市场的研判整体偏积极。与此同时,来自第三方机构的监测数据显示,在经过9月市场的冲高回调之后,当月股票私募仓位也在年内第二次出现较大幅度下滑,这也意味着市场后续做多将不缺“弹药”支持。
股票策略继续领跑 私募看好a股长期收益率 尽管5月以来a股整体呈震荡走势,但股票私募业绩前8个月收益率仍然达到20.31%,领跑各大私募策略,但不及同期沪深300指数26.20%的涨幅。规模以上私募中,旗下代表产品前8月的最高收益率达81.09%。业内人士认为,a股长期年化回报率或超10%,在各大类资产中具有很高的配置价值。
私募不“恐高” 策略仍偏多 受消息面利好、北向资金持续增持等因素推动,a股市场在经过节后第一周的触底回升之后,本周一(10月14日)再度发力上攻,沪综指更是在时隔半个多月之后,再度站上3000点整数大关。对于后市,私募对于指数的“恐高”情绪并不明显。积极把握市场结构性机会,尤其是偏周期的蓝筹以及前期持续强势的科技、消费等板块机会,正在成为私募的主流投资策略。
多重利好共振基金看好科技金融双主线 继9月首周a股震荡上涨之后,上周市场继续小幅上行,上证综指和深证成指分别上涨1.05%和0.98%,上证综指全周运行在3000点上方。基金认为,在多重利好共振下,当前市场机会大于风险,同时市场结构分化明显,建议关注科技、券商和高景气行业。
公募基金解读央行降准:消费科技等行业迎利好 9月6日下午,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于2019年9月16日全面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.5个百分点,此次降准释放长期资金约9000亿元。南方基金、招商基金等公募基金迅速作出解读,并谈及此次降准对股市的影响。
强者恒强与弯道超车机会并存 公募基金发展凸显“地域效应” 据中国证券报记者不完全统计,截至8月29日,共有29家a股上市公司在半年报中披露了旗下公募基金公司的上半年经营业绩。29家公募基金公司上半年共实现营收137.12亿元,实现净利润36.97亿元。记者发现,公募经营分化较为明显,且沪深两地公募管理规模已超过北京,体现出明显的地域特征。分析人士指出,公募基金公司的发展涉及高层策略、投研人才与渠道资源支持等因素,随着竞争方式趋于丰富,未来强者恒强与弯道超车的机会将并存。